近期,债市收益率整体小幅下行,市场的空头情绪有所减弱。

  分析人士认为,在“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”的大背景下,后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仍需稳健偏松的货币政策予以有效配合,即市场有望看到偏宽裕的资金面助力宽信用,这也意味着利率大幅上行的风险将相对有限。

  宽松预期升温

  近期,债市收益率震荡下探,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回落至2.62%附近。

  “考虑到管理层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取向支持实体经济的基调尚未改变,且后续降息、降准等总量端的货币政策工具仍有发力空间,因此对于债市阶段表现,个人持以乐观态度。”一位机构交易员告诉记者。

  “就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定调看,稳增长仍将是央行关注的核心目标,其次是维护金融稳定,这便决定了货币政策基调有望保持宽松取向。”民生证券研究院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指出,“于总量层面,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,促进融资成本下降,降准、降息均有可能;于结构层面,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为大势所趋。对债市来说,尽管‘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’的政策基调或让市场有些‘纠结’,但在‘先立后破’的大背景下,结合当前宏观图景推演,我们认为,2024年的债券市场大概率会处于牛市环境中,只是结构性特征将较为显著。”

  来自中金公司的研究观点则认为,中央政府加杠杆、地方政府去杠杆本身对应着政府债券综合融资成本的下行,叠加政策强调协同配合以及海外可能迎来降息潮,后续国内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也会打开。与此同时,在管理层强化利率体系建设的情况下,广谱利率尚有补降空间,尤其是当前调整比较多的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利率,可能重新下行并向基本面表现靠拢。

  “对于投资者而言,提前入场布局更有可能抢占先机,避免错失利率下行启动阶段博弈资本利得的机会。”上述交易员称。

  警惕负面袭扰

  当然,也有部分机构对后市表现持审慎态度。

  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,市场对货币宽松的预期升温,债市情绪或较前期有所缓和,但考虑到明年年初仍有宽信用发力和财政前置的可能,因此长端利率的下行幅度料相对有限。在操作层面,我们也更建议快进快出。”华创证券固收团队首席分析师周冠南表示,“再就短端而言,年末降准落地的概率大于降息,短端品种在宽松预期发酵的情况下,或有短暂的修复机会。然而,各机构也不应忽视后续信贷、政府债券缴款以及跨年资金面带来的扰动,彼时短端行情料将取决于银行资产负债缺口的变化。”

  多位受访的投资人告诉记者,尽管随着2024年宽货币政策的持续发力,市场流动性有望维持合理充裕,但值得一提的是,期间政府债集中发行、信贷投放、金融监管等因素仍将带来负面袭扰,彼时资金面的阶段性波动或有所加大,影响债市偏空。

  “复盘历史资金面表现,跨年阶段的不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,即资本新规或放大年末流动性压力;央行多次提及‘资金空转’,公开市场投放力度或低于历史季节性;债市利差和绝对收益率水平处在近年来相对低位,市场对利空敏感度较高。”东方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齐晟表示,“虽然我们并不认为2023年的跨年资金面会继续显著收紧,可目前偏紧状态的持续时间依旧存在不确定性。”

  “从节奏上看,考虑到政策发力,2024年一季度经济或迎‘开门红’和政策冲击,彼时债市利率料仍有震荡调整的压力。”一位券商交易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,“往后看,基本面修复的延续性、政策发力的持续性和力度,都将成为转折的胜负手。”

  布局仍存分歧

  综上,在市场多空博弈延续的大背景下,针对后续债市投资,各机构也给出了不同的建议。

  “短期内,考虑到12月政府债供给压力、信贷投放修复、跨年扰动以及银行面临监管考核,资金融出意愿下降等因素,则在流动性袭扰不断的环境中,建议各机构切勿轻举妄动。”上述券商交易员称,“个人判断,12月资金面或延续紧平衡状态,资金利率中枢整体会略高于政策利率,隔夜资金偏贵、波动偏大的情况仍会存在。眼下,并不是介入债市的较好时点。”

  “我们认为,后期债市的节奏更多将取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强弱。”广发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郁称,“2024年一季度货币政策存在加码宽松的可能性,彼时利率仍有下行空间。短期内,债市定价的重心,除了明年政策基调外,或继续落在资金利率方面。由此,我们建议短端可进行左侧配置,博弈跨年前后资金利率转松的可能性;长端方面则建议逢高参与,博弈降息的预期。”

  来自中金公司的观点则更为积极,其认为对于投资者而言,提前入场布局更有可能抢占先机,避免错失利率下行启动阶段博弈资本利得的机会。

 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看多后市的机构普遍认为,虽然年内国债净增压力尚存,但考虑到12月本身是财政投放大月,过去几年12月的财政存款减量多在1万亿元以上,叠加今年财政投放本身偏慢,这意味12月财政库款回流实体的速度可能加快,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银行间流动性紧张的压力。即便财政投放不及预期,基于政策协同、控制资金空转等诉求,央行大概率也会及时加大流动性投放来对冲,资金利率不具备持续抬升的基础,债市短端利率在升至高位后已具备不错的投资价值,可予以关注。